厉香岳艺术专栏——叙论一:中式油画开宗人
发布时间:2022-12-14 14:41:21 点击:次
1991年拍摄于家
中式油画开宗人
——叙论一
当代艺术新画种
我们提倡国画,并不排斥油画,油画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在中国也应当发展繁荣。我们说尊重国画规律,并不反对油画和国画结合而产生的新品种,我们希望能有这种“不东不西”、“亦东亦西”的好东西。
这是2002年7月11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出席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首展开幕式时精彩讲话的一段名言,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以此可以认为在上层或上层文人看来,现在还没有发现其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油画新品种。庸瑞不是一个书画艺术的研究专家,对书画宏观性方面,也可以说是孤陋寡闻之人,因为要着手编著农民画家厉香岳的画集,曾经花了几天工夫,跑马观花地走观了义乌、浦江等大型书画市场,也专程参观了2009年10月份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虽然艺品满目,即也没有看到这种油画和国画结合而产生的新品种,这种不东不西、亦东亦西的好东西。
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江南就是这么幻美,在京在都在城的高层和被称为上等的文人墨客所认为没有的好东西,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玉山台地的农村民间应运而生,而且流行二十几年于周边县市的婺、越、台农村地区。这就是生于此长于此学于此,一群没飘过洋,上过洋美院的农民画家们利用现代油画颜料以自身所学的传统绘画技艺在油漆家具上所画的画坛新品种,这种画坛新品种,至今虽还没有被有关专家们肯定或命名为什么画种,但在当地的农民百姓们为了区别与从前传统以国画颜料所画的油漆家俱画,以所用的颜料原料来区分,都已习惯地称之为油画。但这种奇花异草式的油画与近百年来流行的西洋油画相比较,其在技法、用色、题材、画质上又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们就把这种油画质料和国画技法结合而产生的新品种,这种不东不西、亦东亦西的好东西,暂且称之为土生土长的中式油画吧。
油画这种西方绘画形式传到中国,也就是近百年左右的时间。这近百年的主流中国油画其实也只是一个洋画运动,所学所画的都只是西洋画的用色和画法技艺格调,其题材也是以西洋为先,只是有少部分油画内容是中国的山水风景、人物故事、静物饰品,终归不是中国自己开创性创作的油画品种,潘天寿大师在生前的谈艺录中说:“油画在中国还较年轻,要解决民族化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求之过急。我们不能简单化地要求学油画的搞点中国白描作为油画基础来解决民族化问题。”“艺术这个东西是要有不同的,不要去强求相同”。但这生长发展在浙中山区玉山台地的纯粹土生土长的中式油画,用的虽然是西洋颜料,但其风格技法题材皆区别于西洋画而独树一帜。
中式油画的师承前辈是以传统的国画颜料用笔和技法在庙宇及家具上所作的民间实用画法的油漆工艺画师,这一画法和画师群体在玉山台地形成于清未民初,与西洋画的传入一样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师承关系严密而清晰,四五十年代的主要代表性画家有厉子翰、周子祥等画师。六七十年代厉香岳师承周子祥,以他为代表的一群画师们根据当地百姓对艺术及色彩的时代需求,色彩艳丽浓郁的油画原料在市场上的推广使用。以一个农民的质朴之情,以一颗率真求美之心、运用闲熟的传统国画技法进行创新式的创作,开创出了民间传统技法和文人画坛领域及西洋画领域前所未有的画坛新类,这种新类画种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境界具有显明的地方和时代气息,得到了当时地方传统文人阶层与广大农村群众的交口称赞,从而确立了一个时代地方特征历史性的流行地位。这一绘画法充满了农村农民的泥土芬香、生活气息,以及洋洋喜气,其作品既师传统国画画法意境又得西洋画艳丽逼真的色彩,达到了传统民间艺术与外来西洋画之间的和谐统一,写生与写意的统一,工笔与意笔的统一,其在民间作画题材也达到了空前未有的丰富,灵动和生机跃然画面。
特别是厉香岳画师的油画作品,色彩斑斓艳丽中能以笔取气而气色相和,画境中显得形神俱佳。他的画以农村群众喜闻乐见为标准,即以为农民群众的喜爱为第一性。向前辈向历史传统吸收技法的同时又向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性转化,从自然界的生活中提炼精华。以显明的时代特色,创作了一些比生活更美好的作品于农村农民日夜相伴的花床厨镜上,使生活在运动如风,艰难困苦的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群众小百姓眼前一亮引入到理想生活意境之中。这就是雅俗共赏、浓墨重彩、通俗易懂的中国式油画与传统文人画的区别,民间中式油画与贵族西洋画的根本区别。这是一种民间艺术发展史的选
择,新旧交替,中西混融。西洋油画题材是贵妇饰物和华贵的殿堂为贵族阶层以及文人而画。中式油画为中国农村百姓而画,画自然风光和花鸟鱼虫,显得空灵和清新而喜气。
这样的油画新品种因没有学过西洋画而自然摆脱了对西方绘画的模仿而自成一派。因为在画法上他没有象一代油画大师吴冠中他们那样学过西洋画法,而只受过一些传统画法的训练,同时使用了西洋油画的颜料颜色,从而使他的油画自然生成了称作为中式的或国画式的民间油画。厉香岳画师思想敏锐勇于吸收,吸收了传统国画美术和民间艺术以及西洋画中的一些要素。以其特有的笔法技巧作为状物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意在笔先,多点透视,重笔法又求造化形貌,是一个象写意派国画那样在似与不似之间传情达意地为人民大众的通俗美术作品,是土生土长以群众喜闻乐见为标准的乡土文化艺术圣品。他在七十年代进入了成熟期和高峰期的油画作品中,有一种怀着喜悦心情而作的特征,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时代特征。这与那个激情岁月的时代分不开,与他们生活着的农民这个最广大群众的对象分不开。以西洋油画的材料、工具和颜色颜料使用法则,以及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形态,西材中用。所谓中西合体又不固守传统框架,力图熔中西为一炉,创造出的一种中式油画绘画新品种。
庸瑞 撰文
中式油画 锦秀河山 厉香岳作
上一篇:《书法报》“皓首翰墨”栏目约稿函